23年來,梁勇一直在維護戰機,他喜歡這個職業 呂偉 攝梁勇,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人,1972年10月生,1991年12月入伍,1995年8月入黨,大專學歷,現任蘭州軍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機械師、二級軍士長。入伍23年來,先後維護過3種飛機、6種機型,共保障飛行安全固態硬碟2252小時,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、三等功5次。
   飛機划過天空的那一剎那雖然美麗,而保證這個美麗的背後,卻需要地面檢修人員付出非常大的努力,才外接式硬碟可以完成飛機的安全起航和落地。
   從貧瘠村莊走出的陝西人梁勇,19歲當兵起,就和飛機打交道,至今已有23年軍機修護經驗,且沒發生一起差錯,他可以通過聽usb聲音分辨飛機是否有故障。7月24日,梁勇在蘭空烏魯木齊的一處基地接受華商報記者電話採訪,揭秘空軍機械師是怎樣呵護“戰鷹”的。
  檢修像保姆
   鑽進噴管檢查就房屋買賣像烤包子
   和梁勇通話前,他太平洋房屋正在檢修飛機,為當晚的夜航任務做準備,此前一天,他也因為夜航一直忙到凌晨3點多。“我這個工作熬夜很正常。”電話那頭傳來飛機噪音,那是他每天工作的地方。
   空軍戰機按訓練時間分為白航和夜航。每年有一半多時間都是夜航,飛機使用到幾點,機械師就要一直等著,如果飛行結束後查出飛機“身體”有問題,如出現滲油、裂縫等,必須馬上維修,絕對不允許緩一緩。如果是白航,就要在前一天先檢查一次,白天早早進場,飛行前後還要各檢查一次。
   梁勇現在維護的是一架服役了20年的殲教-7教練機,是“戰鷹”里的“老兵”,比較容易發生故障。“我們這個工作就像醫生或保姆,要讓飛機以最好的狀態服役,每次飛行前和落地都要嚴格檢查,單次檢查一般要一個半小時左右。”他說,“可能要比醫生更仔細,因為飛機要飛上天。”
   檢修中的一項必要環節,就是機械師要從發動機尾部的噴管鑽進去“體檢”,“一般飛機飛完後,噴管內部溫度是40到50℃,在夏季的新疆,這個溫度大概能到60℃,進去感覺像烤包子。”梁勇笑著說,這種經歷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。
  聽聲辨故障
   發動機咔咔響可能是渦輪轉子有問題
   在蘭空航空兵某旅,梁勇是駐疆空軍里從事機械師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位,帶過很多徒弟,憑藉23年檢修積累下來的經驗,可以聽聲音分辨飛機的部分故障。
   怎樣可以通過聲音辨別呢?梁勇說:“飛機試車前,要在座艙檢查各個參數是否正常,如果聽到發動機出現‘咔咔’、‘吱吱’的聲音,可以初步判斷渦輪轉子可能有問題,就要引起重視。飛機落地停車後,要聽發動機渦輪的葉片聲音,葉片會慢慢停止轉動,但如果轉動時間超過規定,就要懷疑發動機內部的棘輪轉子可能有問題。飛機起飛滑行時,如果聽到輪胎內部剎車主體有異樣聲音,就說明剎車裝置動靜片的鉚釘鬆動或動靜片有裂紋,甚至有小面積脫落。這個聲音我不好描述,但有經驗就能聽出來。”
   “不是光聽聲音就能辨別所有的飛機故障,不過一些聲音確實可以幫助找到‘病竈’。”梁勇補充說。
  牽掛老家人
   父母是工作最大的動力
   梁勇從貧瘠的銅川王益區黃堡鎮梁家塬村走出時,從沒想過自己會和飛機打交道。19歲入伍成為航空兵後,他就開始和飛機維修打交道。自學,跟著師傅學習,3年後,他被破格提拔為機械師。這20多年下來,梁勇現在可以不對照圖形,畫出自己維護過的各種型號飛機的座艙結構圖、燃油和操縱系統構造圖。
   據瞭解,梁勇保障的飛機每個部位都不留油跡,23年來沒發生過一起差錯、沒耽誤過一次起落,先後維護保障過殲-6、殲-7、殲-8等六種型號30多架飛機,保障安全飛行累計達2000多個小時。
   這麼多年總共帶過多少徒弟?這位42歲的軍士長說不上來,有的徒弟當了領導,梁勇還是願意繼續當機械師。他說:“這些年也有很多機會調崗,但我喜歡這個工作。”
   如今,梁勇的妻子隨軍安置在烏魯木齊,12歲的兒子也在那裡上學,“現在會給孩子講飛機的知識,他很感興趣。”梁勇笑著說。可說到父母親時,他的聲音變得有些低沉,“我老家很窮,父母身體不好,父親梁解放因為工作殘疾;母親張淑會70多歲,做過腎癌切除手術。”因為工作,梁勇已4年沒回過老家,上次回去還是在蘭州執行任務期間,順道回去看望剛做完手術的母親。說到這裡,梁勇有些哽咽,“我現在工作最大的動力就是父母,我必須好好工作,給他們養老。”
   因為長期接觸飛機噪音,梁勇得了比較嚴重的耳鳴,伴有聽力下降、神經衰弱,“是我以前年輕時不喜歡戴耳塞,現在會比較註意保護自己。”梁勇說,“只要還有能力,就會把這份工作做好。”
   華商報記者 陳琳 通訊員 常超 周峰  (原標題:“戰鷹”衛士梁勇 聽聲能辨飛機故障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dsxqoiycouh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